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 F# R& M. E3 i( B$ ~
作者:淼淼
; g9 ^( Q( ]4 r- v: d3 |% r: J之前在临床的时候经常会有患者拿着体检报告单来咨询:“医生,报告单上说我有乳腺囊性增生,我在网上查了一下这个属于癌前病变,我是不是要得癌症了啊?我用不用切乳房啊?”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将康问题,同样由于各种肿瘤早筛的开展,很多人会在体检或者早筛时发现自己身体有一些“小异常”。其中疑惑最大的,也可以说最纠结的就是被查出有“癌前病变”。 ) H0 |6 i2 ^, d2 K
那么到底什么是癌前病变呢? 8 L. c# Z2 x9 L q. U
这就要从恶性肿瘤的形成说起了。 0 g& e) n' n6 h& @5 [6 A, X
恶性肿瘤的形成往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包括癌前病变、原位癌及浸润癌三个阶段。在恶性肿瘤充分形成之前,人体内某处正常的局部组织必定有一些形态改变,作为前驱表现,由轻到重,遂步积累,终于发展成具有明显的恶性特征的肿瘤表现。这种发生于恶性肿瘤之前的局部组织形态异常,但又不足以诊断为恶性肿瘤的病理变化,病理学上称为癌的前驱表现,临床上习惯称 为"癌前病变"。
7 J }# X( b; d5 {0 `尽管癌前病变作为恶性肿瘤发生前的一个特殊阶段,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癌前病变都会变成恶性肿瘤。 3 s% q2 ^# w$ L; ]3 X- L# U
癌前病变本身并非恶性,这种病变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很容易变为癌或肉瘤(有上皮组织演变而来的恶性肿瘤称之为癌,而由间叶组织演变而来的恶性肿瘤临床上称之为肉瘤),如宫颈(或其他部位)鳞状上皮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如果不加以适当的治疗,10年后大约1/3 的患者要发展为鳞状细胞癌。 & X& z+ q0 M# ^0 z6 F
癌前病变的组织学类型繁多,不同器官或不同部位,其癌前病变类型不同。其组织学类型不同,癌变的概率也不相同,就拿乳腺囊性增生症来说,癌变的几率要较正常人群高出3 -4 倍。也正是因此,乳腺囊性增生症要根据患者情况、增生程度给予密切的随诊或适度的治疗。 & |0 y" ?' s# u0 |7 {! @! {" Y c
严格地说癌前病变与癌前疾病不同,前者尚末构成一种独立疾病(如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而后者已经构成一种独立的疾病(如溃疡病等),但两者均有相似的临床意义。
9 _3 g* K4 G- [# h" z常见的癌前病变有:
, `2 D5 V: P$ ^6 D0 L+ \& s①胃肠道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和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其中对胃肠息肉尤其是家族性息肉病和多发息肉必须重视; ( t$ y$ N2 p& M& S5 P
②乳腺囊性增生又被称为 “纤维囊性乳腺病”,表现为乳腺内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伴有压痛,大部分发生在绝经前,若不积极治疗,约20%可演变为乳腺瘤; * F& P2 T% x, p l9 n1 k. z
③色痣,短时间内迅速增大、颜色变深、脱毛或周围出现形似卫星状的小点,局部发痒、疼痛等,可能是恶变的先兆; , k6 g0 t9 s+ c R6 |
④黏膜白斑,是一种最常见的癌前病变,一般在唇、舌、子宫颈、外阴部都会发生,最初大多数是白色的光滑的质地较软的斑块,手摸时没什么感觉,以后发展成为突出黏膜表面的白色或灰色斑点,触摸有粗糙感,最后表面发生溃病,基底部变厚变硬; + A9 a6 g4 ]6 n9 O; J3 W
⑤经久不愈的溃疡、疤痕和瘘管,特别是小腿上的慢性溃疡,外伤性和化学损伤性的溃病,大面积烧伤、烫伤和冻伤后的疤痕,长期存在的骨髓炎和结核性瘘管等,都有癌变的可能。
7 n5 W: Y$ `% X; S( |& M9 O除了上述这些,像慢性子宫颈炎伴子宫颈糜烂、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石症、结节性肝硬化、子宫内膜和支气管黏膜等处上皮非典型增生等也同样属于癌前病变。
6 S; A+ E& Z8 P2 ]# {& Z& B不过,面对癌前病变,我们完全不必过于紧张,也无须杯弓蛇影,草木皆兵,自己把自己吓得不轻,只要以一个积极的态度面对癌前病变,是不必过于忧虑的。 / V4 q) v8 D; d. M; d O2 |" k
以胃肠息肉为例,界定癌前病变首先要判断息肉的病理类型,如果是炎症性息肉或是腺瘤样增生,大可不必紧张,但如果属于腺瘤性息肉,则有往恶性肿瘤方向发展的可能,临床上应该积极干预治疗。 ) Z$ f, g4 Y5 q
至于其他的常见癌前病交如萎缩性胃炎、宫颈糜烂、溃疡等,这些疾病虽都可能与瘤症相关,但它们从普通疾病发展到癌前状态,再演化成癌前病变,却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而且也并能百分百肯定会发展成恶性肿瘤。 7 ^' n( F; @$ O3 ]" U4 J
关于癌前病变,如果能在早期予以重视加以治疗还是可以将癌症的发生扼杀于摇篮之中的。
( V2 W0 C5 P2 d像萎缩性胃炎,规律饮食、戒烟戒酒、少吃腌制食品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是有效的干预方案。与此同时,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明显降低胃癌发生风险,如果在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发生之前根除,则可获得更好效果。
* y5 t8 y: z+ ?/ Y6 w; S4 h而像色痣类癌前病变,痣细胞再生、复制能力强,如果受了刺激,导致基因突变,就可能发展成恶性黑素瘤。这种黑素瘤容易转移,且恶化速度快,通常发现时已是晚期。 2 R9 ^0 T% d5 |: h
因此一般足底、手掌、皮带反复挤压摩擦区域的痣,或者是不对称,边缘不清,颜色不均,直径大于6mm(手掌、足底、指甲、趾甲的痣大于3mm),大小、形状、颜色发生了变化的痣,建议尽早手术切除。
3 a/ ^/ X) W2 Q9 ^癌症固然是可怕的,但癌前病变却是可以控制的,在经过正规治疗,如手术、消炎、远离不良刺激后,癌前病变即可以在通往癌症的道路上及时“刹车”。因此,对于癌前病变,我们既要重视,但也不用过度焦虑,保持一个冷静平和的心态,及时治疗,定期观察即可。 . V' J B: O: e, l9 Y( `! R4 t
. K( k! z: J, S6 E+ d5 U+ T5 I
参考文献 [1] 邢孔波. 乳腺癌癌前病变及早期乳腺癌诊断与治疗[J]. 当代医学,2019,25(19):31-32.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19.19.011. [2] 杨学全,纪维义. 乳腺癌癌前病变诊断及治疗[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4,7(1):1-2. DOI:10.3969/j.issn.1007-9564.2004.01.001. [3] 王欣,谢群. 乳腺癌前病变的病理诊断[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02,27(5):469-470. DOI:10.3969/j.issn.1000-2200.2002.05.055. [4]周晓燕,胡玉莲,王刚平,等. 免疫组化表达在乳腺癌前驱病变与微浸润性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4(3):19-21. DOI:10.3760/cma.j.issn.1673-8799.2014.03.008.
4 Y- u+ k& j- [1 Z' m. x, I& [3 @' N% t
往期回顾丨淼淼的其他精彩文章 8 A. ~! K, W. g+ K. x
! Z! c8 N5 i) F
3 X: z( w% u9 j* W" H& o |